枇杷葉鎮咳效果很好,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可治療口干消渴,肺風面瘡,粉刺。
性味:苦,微寒。
①《別錄》:味苦,平,無毒。
②《藥性論》:味甘。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歸經:歸肺,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經疏》:"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可治療口干消渴,肺風面瘡,粉刺。
①《別錄》:"主卒?不止,下氣。"
②《食療本草》:"煮汁飲,主渴疾,治肺氣熱嗽及肺風瘡,胸、面上瘡。"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斷痰絲,化頑痰,散吼喘,止氣促。"
④《綱目》:"和胃降氣,清熱解暑毒,療腳氣。"
⑤《本草再新》:"清肺氣,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嗆血,治癰痿熱毒。"
⑥《安徽藥材》:"煎汁洗膿瘡、潰瘍、痔瘡。"
1、 鎮咳、祛痰、平喘作用 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體內水解產生的氫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葉所含之揮發油有輕度祛痰作用.亦有報告指出,枇杷葉止咳作用強, 祛痰作用較差.
2、抗菌作用 實驗表明: 本品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對白色或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有人認為,枇杷葉無抗菌作用, 并能刺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3、 其他作用 有報告指出,枇杷葉乙醇冷浸提取物對大鼠角叉菜膠所致足腫脹局部用藥有抗炎作用, 溫浸提取物局部用藥或灌胃給藥、冷浸提取物灌胃給藥均無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