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的主要價值體現在藥用方面,不過從其所含成分角度來看,也存在一定 “營養價值” 相關情況:
1、生物堿成分
麻黃中含有多種生物堿,如麻黃堿、偽麻黃堿等,它們在人體生理調節方面有一定潛在影響。麻黃堿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的精神狀態、增強機體活力,并且還具備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以及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等功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于一些諸如低血壓、支氣管痙攣等存在相應病理狀況的人群,其含有的生物堿成分能起到一定積極的調節作用。偽麻黃堿同樣可促使血管收縮、減輕鼻黏膜充血等,有利于改善感冒時鼻塞等不適癥狀,在緩解局部病理狀態上有積極意義。
2、揮發油成分
麻黃還含有揮發油,其賦予了麻黃獨特的氣味,揮發油中的成分有助于麻黃發揮其宣肺、解表等功效。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揮發油成分在進入人體后,可能參與一定的新陳代謝過程,對維持呼吸道等部位相對健康的內環境、調節機體的氣機升降等方面存在潛在益處,比如幫助促進肺氣的宣發肅降,維持呼吸功能的正常運轉等。
3、多糖類物質
麻黃中含有的多糖類物質,在免疫調節方面可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多糖類物質往往能夠參與人體免疫系統的激活、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等,有助于增強機體整體的免疫防御能力,使身體更好地應對外界病原體的侵襲以及維持自身內環境穩定等。
以下是麻黃比較適宜的幾類人群:
1、風寒表實證患者
對于外感風寒之邪,出現惡寒(怕冷)明顯、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等典型風寒表實證癥狀的人群較為適宜。麻黃有很強的發汗解表作用,能夠通過開腠理、透毛竅,促使人體出汗,驅散在表的風寒之邪,幫助緩解因風寒侵襲引發的一系列不適癥狀,常與桂枝等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使機體恢復正常狀態。
2、肺氣壅遏致喘咳者
①風寒外束型
當人體受風寒之邪侵襲,致使肺氣被外邪束縛,不能正常宣暢,進而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時,麻黃可發揮其宣肺平喘的功效,通過驅散風寒外邪,恢復肺氣的正常宣發肅降,達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像在麻黃湯中,麻黃與杏仁等配合,一宣一降,對這種情況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②里熱壅盛型
即便存在肺中有里熱壅盛、肺失清肅,同時伴有喘咳的情況,麻黃也可通過配伍石膏等清熱藥,起到清宣并用的效果,既解除肺中的熱邪,又能讓肺氣得以宣暢,從而緩解喘咳癥狀,如麻杏甘石湯中麻黃就起著關鍵的清宣肺氣、平喘止咳作用。
3、風水水腫患者
如果是因風邪侵襲,導致肺失通調,水濕泛溢肌膚,出現頭面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風水水腫癥狀的人群,麻黃可憑借其宣發肺氣、通調水道的作用,幫助調節體內水液代謝,促進多余水分排出體外,減輕水腫情況。通常會與白術、生姜等藥物配伍使用,協同發揮利水消腫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麻黃發汗之力較強,性偏溫燥,以下幾類人群一般不宜使用:一是本身多汗的人群,如患有自汗(白天不因勞累等因素而自行出汗)、盜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者,使用麻黃容易導致汗出過多,進一步損傷人體的陰液和陽氣;二是高血壓患者,麻黃可能會使血壓升高,不利于血壓控制;三是虛喘患者,比如腎不納氣導致的喘咳,麻黃的發散作用不利于腎的納氣功能恢復,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四是孕婦和產婦,其辛散之性可能對胎兒或產婦身體恢復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屬于適宜人群,使用麻黃也必須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嚴格把控劑量和用藥時長等,確保用藥安全和療效。
麻黃具有多方面顯著的功效與作用,以下為你詳細介紹:
1、發汗解表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善于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是辛溫解表的峻劑。在人體遭受外感風寒之邪侵襲,出現惡寒(怕冷)、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等風寒表實證的癥狀時,麻黃能促使人體發汗,通過汗液的排出,驅散在表的風寒之邪,使機體恢復正常狀態。常與桂枝相須為用,經典方劑麻黃湯中,麻黃、桂枝二者配合,可大大增強發汗解表之力,有效緩解外感風寒所致的不適癥狀。
2、宣肺平喘
麻黃入肺經,能夠恢復肺臟正常的宣發肅降功能,對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肺氣壅遏而出現的咳嗽氣喘有著良好的治療作用。
①風寒外束所致
當人體外感風寒,肺氣被外邪束縛,不能正常宣暢時,會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麻黃可通過其宣肺之功,驅散外邪,暢通肺氣,從而達到平喘止咳的效果,常與杏仁配伍,一宣一降,調節肺氣。
②里熱壅盛所致
即便存在里熱壅盛、肺失清肅的情況,麻黃同樣能發揮其平喘作用,比如在麻杏甘石湯中,麻黃與石膏等清熱藥配伍,清宣并用,既能解除肺中的熱邪,又能使肺氣得以宣暢,進而緩解喘咳癥狀。
3、利水消腫
麻黃可以通過宣發肺氣來通調水道,進而調節體內水液的代謝過程。當風邪侵襲人體,致使肺失通調,水濕泛溢肌膚,出現頭面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風水水腫的癥狀時,麻黃能夠發揮其利水消腫的功效,幫助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減輕水腫癥狀。常與白術、生姜等配伍運用,協同發揮作用,促進水腫消退。
不過,麻黃使用時需謹慎,因其發汗、升血壓等作用較強,像多汗、高血壓、虛喘(如腎不納氣導致的喘咳)以及孕婦、產婦等人群,一般不宜使用,必須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應用,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保障用藥安全和療效。